【辉煌三十年 奋进新征程】金花闪耀绘就繁荣新防城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砥砺奋进30年,防城区,昔日的“老少边山穷”,如今的繁荣似一朵闪耀金花,绽放在美丽北部湾之滨。
30年来,防城区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9.51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43.37亿元,年均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2264元提高到2022年的36237元,年均增长9.4%。
30年来,防城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成长为一座宜居、宜养、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海边山江新城,享有中国金花茶之乡、肉桂之乡、八角之乡、长寿之乡的美誉。
30年来,防城区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文旅发展走出新路径,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项目建设绘出发展“新蓝图”
防城区一直以来锚定临港绿色大工业上下游产业承载基地发展定位,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九龙湖园区内的榕鼎防城港镀锌钢生产基地、港俊120万吨/年废钢循环利用、绿色5G干混砂浆生产线、中建晟钢化玻璃生产建设厂等项目投产运营,神龙涂镀板带生产基地项目、华之冠钢板开平分条纵剪切生产加工项目等工业项目加快推进。
作为边境地区,防城区不断推动边境口岸设施建设。今年9月,总投资约16亿元的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对外开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加快构建边海国际双通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成熟后,将向国家申请由双边性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开放口岸,努力打造为广西、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东盟产业及物流枢纽的南下大通道。
现代化农业绘出好“丰”景
30年来,防城区作为我市传统农业大区,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发展。
该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保证粮食安全,稳定发展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2022年,该区粮食种植面积37.8万亩、大豆(含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种植面积0.83万亩。
该区通过规划营造良好投资氛围,吸引现代化企业进驻投资,农业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从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发展成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模式。2022年底,该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有17家。
该区深海抗风浪养殖网箱养殖、陆基圆桶养殖、新型筏式贝类养殖等新兴现代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更是渔业产业发展的特色。截至2022年,该区深海抗风浪养殖网箱达到726口,贝类筏式养殖辐射面积20000亩海域,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2.44亿元。
2022年,该区提出了打造“一头猪、一条鱼、两棵树、一朵花”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绘出生态新画卷
30年来,防城区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7年的88.8%,提升到2022年的98.6%,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2021年12月起,我市开始施行《防城港市防城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防城区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工作。2023年,防城江木头滩、三滩断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水质优良比例为10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木头滩水质达标率为100%。
近年来,该区生态创建工作效果显著。2017年,该区共有12个村通过自治区级生态村验收,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牌匾。华石镇、那梭镇分别在2018年、2019年获得自治区生态乡镇称号。同时,该区还开展了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2018年共有36个村申报市级生态村并通过验收。
如今的防城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
城市管理绘出美丽新家园
30年来,防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扩充至15.5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01.1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73%,绿地面积532.5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29.93平方米,绿地率达47.16%。
该区市政设施功能日臻齐全,先后新(改、扩)建了山海大道、防邕路、防东路、团结大道等城区道路,城市路网日益完善;完成人民路、防东路、防北路等38条主次干道和财源一巷等50条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市政桥梁由1993年的9座增加到目前的21座,桥梁(函)总长度1298米,群众出行更便捷;建成市政广场1个;安装公共路灯7012盏,城区路灯亮化率达到98%以上;建成压缩式现代化垃圾中转站7座,公共厕所6座。
该区城市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管理手段由“传统城管”走向“智慧城管”,城管执法手段告别“一支笔执法”时代进入“移动终端传送数据执法”时代,城市环境经历了从杂乱无章到整洁有序的转变,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交通路网绘出民心“出行图”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建设。回首30年,防城区2426平方千米的大地上,一条条民心之路、民生之路、发展之路建成投入使用,城区路网进一步完善,通行功能进一步提升。
30年来,防城区按照“乡乡通油路”“行政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的公路建设理念,让过去的砂石路、机耕道“改头换面”。2012年,该区建制村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的扶持下,该区实现了全部通行政村道路100%通砼(沥青)公路的目标。截至目前,该区公路里程全长1407.328公里,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全面覆盖的公路网络。
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乡村振兴之路。钦东、钦防“一横一纵”2条高速公路的开通,让防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钦州、北海等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实现快速高效联系。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上思至峒中高速公路、东兴至凭祥沿边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会显著增加防城区高速公路网的密度,让防城区对外联系更加高效便捷。
山水融合绘出文旅新图景
防城区素有“中国漂流之乡”之美誉。金沙水漂流、野人谷漂流、九龙潭漂流……该区依靠“大景区”理念,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携山傍水”成了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近年来,该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好山水打造文旅精品,积极探索出一条山水融合、有区域特色的文旅发展新路径。
那梭镇金沙水旅游度假景区。(资料图)
目前,该区共创建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1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星级农家乐6家、星级酒店2家;打响了“生态休闲游”“中越高山漂流群”品牌,建成了野人谷、瑶寨九龙潭景区、金沙水景区等高山漂流景区,总漂流里程超过15公里,与沿边公路风景、瑶族民俗风情紧密衔接,形成了以滨海休闲、边境探秘、风情体验、激情漂流为特色的“边、海、山”旅游格局。
厚植民生福祉绘出幸福底色
30年来,防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30年来,防城区扎实履行民生兜底保障,规范强化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贯彻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做到“应养尽养”;深化拓展儿童福利,逐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制度保障,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纳入关爱服务范围,确保“应养尽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高龄老人比例逐步提升,目前有80岁至89岁老年人7953人、90岁至99岁老年人1690人、100岁以上老年人71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防城区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推进就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上下贯通的就业服务体系,建成了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截至目前,该区安置、转移就业12.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
医疗是民生之需。30年以来,防城区无论是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医疗卫生人才建设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正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现在该区共拥有293个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